DOI: 10.1021/acs.jafc.2c01866
嘧霉胺(PMT)是一种苯胺嘧啶类杀菌剂,较差的水溶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。为了改善PMT的理化性能,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羟丙基-β-环糊精/嘧霉胺包合物纳米纤维(HPβCD/PMT-IC-NFs)。使用多种分析技术确认了包合物的形成。扫描电镜图像显示HPβCD/PMT-IC-NF均匀,无颗粒。热重分析表明,包合物的形成提高了PMT的热稳定性。此外,相溶解度测试表明,PMT与HPβCD形成的包合物具有较强的水溶性。抗真菌试验表明HPβCD/PMT-IC-NF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性能。释放实验证实HPβCD/PMT-IC-NF具有缓释作用,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。简言之,HPβCD/PMT-IC-NF的制备抑制了PMT溶解度和热稳定性的提高,从而推动农药剂型向水基、低污染方向发展。
图1.HPβCD(A)和嘧霉胺(B)的平面结构。
图2.PMT和HPβCD体系的相溶解度图。
图3.(A)PMT、(B)HPβCD-NF、(C)HPβCD-PMT物理混合物和(D)HPβCD/PMT-IC-NF的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。
图4.(A)PMT、(B)HPβCD-NF、(C)HPβCD-PMT物理混合物和(D)HPβCD/PMT-IC-NF的XRD结果。
图5.(i)HPβCD-NF(A)和HPβCD/PMT-IC-NF(B)的SEM显微照片以及(ii)平均直径分布。
图6.PMT(A)和HPβCD/PMT-IC-NF(B)的快速溶解。
图7.(A)PMT、(B)HPβCD-NF和(C)HPβCD/PMT-IC-NF的1H NMR光谱。
图8.(A)PMT、(B)HPβCD-NF、(C)HPβCD-PMT物理混合物和(D)HPβCD/PMT-IC-NF的TGA结果。
图9.分子模拟;(A)侧视图和(B)俯视图。
图10.HPβCD-NF(A)、PMT(B)和HPβCD/PMT-IC-NF(C)对灰霉病菌的抗真菌活性(CPMT=0.10μg/mL)。
图11.(a)PMT和(b)HPβCD/PMT-IC-NF的释放行为和三种动力学模型:(A)零级动力学方程,(B)一级动力学方程,和(C)Higuchi方程。